- · 《南方农业》栏目设置[05/29]
- · 《南方农业》收稿方向[05/29]
- · 《南方农业》投稿方式[05/29]
- · 《南方农业》征稿要求[05/29]
- · 《南方农业》刊物宗旨[05/29]
易经里的南方(5)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唐代、宋代延续了中原文化南迁的历史。据说江西、湖南、湖北一带成了中原人迁移频繁的地带,由此激活了一个汉语词汇:“走江湖。”江西等历史上的
唐代、宋代延续了中原文化南迁的历史。据说江西、湖南、湖北一带成了中原人迁移频繁的地带,由此激活了一个汉语词汇:“走江湖。”江西等历史上的南方甚至在宋代出现了文化的高峰,“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柳永等人对杭州的描述更让北方人起了侵略之心,传说金主完颜亮看到了《望海潮》这首词:“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这个转移带来了一个结果,就是公元七世纪,在中国唐朝、西亚阿拉伯半岛,东西方再次实现思想突破的时候,中国禅宗基本上是在南方生根发芽的。中国禅跟南方几乎天然地相联系,南方经济的富足、小农自耕农的丰衣足食,跟禅宗要求个体的自觉、明心见性、独立、本自具足等思想天然合拍。
但即使如此,唐宋年间,南方仍不足以抗衡中原和北方。即使宋代的南方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即使明代的南方有发达的手工业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一旦蒙古人、满洲人的铁骑踏过,南方就只有束手就擒。冯友兰为此写道:“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
即使到了近代,南方有过“东南互保”,有过亚洲第一共和国的建都,有过北伐,但都没能解决大陆中国的专横,没能解决大陆对南方的压榨、收割。甚至现代革命,仍在重复司马迁的结论。很多学者注意到,南方(南京)的国民革命虽然率先发动,但西北(延安、北京)的共产革命收获了中国革命的果实。
南方的现代命运
因此,从《易经》、汉字、道家、中国文化历史的角度看南方,可以说南方对中国人是非常重要的。庄子的《逍遥游》明确说:“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汉语的“图南”或“南图”成了比喻,说明人的抱负远大或前程无量。民间的说法是,孔雀东南飞。
南方堪称东方的时间归属,是东方之珠。轴心时代之后的南方更是大陆中国的心脏,是发动机和能量供应源。因此,千百年来中国文化从上到下都讲究南面为王,王者坐北朝南不用说,就是民众饮食起居也以向南为吉。在几乎标准化的中国建筑里,中国人的大门都是朝南打开。
如果南方都失去了自性,失去了大陆中国家园般的功能,那么中国人就真的如孔子所说:“道不行,乘槎泛于海。”由此汉语发明了一个词语:“闯南洋”。中国人要漂洋过海,下南洋。明清以来,中国人更是以做猪仔的代价到海外去谋生。而历史上,即使最为封闭的时代,中国人也会在南方留下一个窗口,无论是王朝时代的“十三行”还是当代史上的“广交会”,都是“南风窗”,保留了跟外部世界沟通的气孔,有此气孔,随时就能做活。
但最令人惊异的是,南方如此重要,南方的品质几乎没能影响到大陆中国,尽管中国历史文化的重心在南移。尽管没有南方的气孔,大陆中国就会返祖或退化,人人都成为“大陆表叔”般的行货、活物,但南方的自由、独立、知书达礼、对苦难的追问、对生存的明心见性,等等,都不曾成为大陆中国最低限度的伦理共识,更不为中国“头脑”思考、不是中国头脑和心灵所认同的内容。相反,大陆中国、头脑中国只接受了南方的生活享受,如历史上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杨广和乾隆下江南,如现代中国从广东、浙江等南中国受益,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有中国文化招魂者之称的钱穆先生甚至感慨说:“近代中国人只知沿着顺势,向东南沿海跑,这因东南沿海有许多引诱我们的东西。”“今天中国,全为西方商业吸引,大家都跑向海边。但一到海边,便没有地方可走,粤人便向南洋海外跑。”
可以说,钱穆先生没能注意到南方之于中国文明乃至现代人类突破的意义。钱穆甚至强调北方等高纬度地区对南方的平衡,钱穆还发现说:“西方文化,从历史转动趋向言,先由希腊转到罗马,再从意大利移向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法兰西、英吉利、德意志,……大致是由小地面移向大地面,由温带移向寒带,由低处向高爬。”中国文化相反,“从黄河流域,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渐渐移到长江,再由江浙移趋闽粤,正是由大地面移向小地面,由高寒地带向低暖地带滑下。西方如逆流而上,中国则顺流而下。”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 网址: http://www.nfnyzz.cn/qikandaodu/2021/0220/796.html
上一篇:辞赋视野下饮食书写的南方地域性
下一篇:用科学的力量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记南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