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北方的面食不适合南方人吃 因为“南方少雪……

来源:南方农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2-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南稻与北麦也是在明代,出现了南人食稻,北人食麦的格局。按照宋应星的说法,就是“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牟、稷居什三”。其中水稻的比例高达70?自然是因为明代的
南稻与北麦 也是在明代,出现了南人食稻,北人食麦的格局。按照宋应星的说法,就是“今天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而来、牟、稷居什三”。其中水稻的比例高达70?自然是因为明代的人口重心较之今日更加偏南的缘故。 不过,换一个角度看的话,“南稻北麦”这个论断又是有问题的。也就是说,随着历史的演变,南方未必不食麦,北方也不见得无水稻。在北方,东汉张堪任渔阳太守期间,“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这个狐奴远在今北京顺义区北部。而清代天津及毗邻地区种植水稻以后,更出现了“雨后新凉,水田漠漠,人号为小江南”的景象。

南方的情况亦是如此。按照宋应星的说法,“西极川、云,东至闽、浙,吴、楚腹焉,方长六千里中种小麦者,二十分而一,磨面以为捻头、环饵、馒首、汤料之需,而饔飧不及焉。种余麦者五十分而一”。种植小麦的地方虽然不大,却是分布在稻作农业的核心地区——长江三角洲。

江南地区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再加上地势低洼,土质黏重,地下水位高,使土壤保水量远超麦类作物发育的需水量,从而使麦类极易受三水(地面水、潜层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导致毛管饱和区上升浸及根系密集层,使小麦根系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影响麦株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种麦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江海边缘的高地地带。譬如松江府沿吴淞江两岸的沙冈地带,在明初尽皆种麦,其亩产小麦可高达2石,合每市亩320市斤。

如此一来,“北麦”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江南百姓的饮食体系之中。明代上海县东部的高昌、长人二乡,即使平年,农民也仰食豆、麦。清代后期的江苏溧阳人强汝询(1824-1894年)在《求益斋文集》中则说,在一年所用食物中,“麦当其三之一”。而在民国时期,嘉定县(今属上海市)有些地方的普通百姓主食中,稻麦还呈现3:7的态势。用麦粞(指麦磨成的粗粉)掺以少量大米煮成的饭称为麦粞饭,不加大米的称“成钢麦栖饭”或“斗冲麦饭”。麦粉煮成的粥,称麦粉粥。在附近的常熟县(今属苏州市)情况也是如此,新中国成立前棉区农民一日三餐多以麦粞为主食,并辅以少量的大米、杂粮等,故有“半段麦肚肠”之称。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据上海县塘湾区大树乡16家典型户调查,全年仍有两个月时间要混食麦粞等食物。

从这个意义而言,“南稻北麦”的说法并不准确,而更多地反映了历史形成的不同食俗的心理认同。一方面,“麦乃馒头、烧饼等之原料,在吾国北方,为最重要之食料”。譬如在甘肃,过去有不少老百姓干脆把“吃面条”称之为“吃饭”。在他们的生活习惯中“面条”就代表着“饭”,这里人们所说的饭,实际上就是指面食而言,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物质丰富的今天。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南方民众认为小麦性热,明代万历《南昌府志》的作者就说,“小麦??可为面??南方少雪,有毒”;邻近上海的嘉兴府在明末清初也还流行着小麦“北??益人,南方则否”的看法,令今人瞠目结舌。

正是因为南方百姓不到万不得已则“罕食麦面”心态的普遍存在,即使面食早在江南民众饮食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这种早已固化的观念也仍未发生大的改变——长江三角洲棉花产区的居民在生活改善后普遍“常年主食渐以大米为主”就是一个例证。直到1968年2月26日,在“目前的粮食形势和整个政治、经济形势一样,是空前大好”的情况下,上海《支部生活》在面向全市市民所刊登的“关于调整供应大米、面粉品种比例问题的答复”中,不得不将“适当多吃点面粉,少销些大米”作为一个“政治任务”来推进,仿佛为“南人食稻,北人食麦”的论断添加了一个绝佳的注脚。

本文为大鱼号独家稿件,未经大鱼号许可禁止转载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 网址: http://www.nfnyzz.cn/zonghexinwen/2021/1210/1113.html



上一篇:南方经济蓬勃发展成为重心的原因
下一篇:广东省启动农业领域对接RCEP十大行动计划

南方农业投稿 | 南方农业编辑部| 南方农业版面费 | 南方农业论文发表 | 南方农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南方农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