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方农业》栏目设置[05/29]
- · 《南方农业》收稿方向[05/29]
- · 《南方农业》投稿方式[05/29]
- · 《南方农业》征稿要求[05/29]
- · 《南方农业》刊物宗旨[05/29]
南方农业教育论文(农业课程论文)(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两熟制地区是目前一熟制地区的 中部、一熟制地区面积减少2.3。 1%。 气候变暖,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配置也会发生变化。 华北目前推广的冬小麦品种( 冬
两熟制地区是目前一熟制地区的
中部、一熟制地区面积减少2.3。 1%。 气候变暖,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配置也会发生变化。 华北目前推广的冬小麦品种(
冬性),冬季不能充分寒冷,不能满足春化作物低温的要求,不得不用其他类型的冬小麦品种(如半冬性)替代。
耐高温水稻品种向北方稻区发展。 东北地区玉米的
早熟品种逐渐被中晚熟品种所取代。
(5)极端天气、极端气候事件和灾害天气对粮食产量的影响尽管气候变化加大了各地粮食产量的波动,使部分地区粮食生产
生产发展了,提高了,但总的来说,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气候事件对粮食生产的冲击强度加大,食物问题更加突出。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洪水、干旱等
气象灾害占70%以上。 气象灾害造成农田受灾面积每年达3,400万公顷,经济损失平均2,000亿元,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
与气象条件相关的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草原火灾等生态环境灾害损失更大。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干旱,其次是洪水和风雹灾害。 根据1950-2000年干旱资料,我国年旱灾受灾面积2,000多万公顷,其中受灾930多万公顷,全国每年因旱损失粮食1,400多万吨,占同期全国粮食产量的4。
7%。 此外,极端气候也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进而影响畜牧业生产
招致致命的损失。 牧区牲畜死亡率一般在5%左右,但寒流、暴风雪、急剧降温等极端气候条件下重大灾年死亡
死亡率可达24%。
大气温室气体的增加不仅使地面温度变暖,而且加剧地表蒸发,更容易发生干旱,降水量也增加,容易发生
洪水灾害。 未来3050年,我国总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区域性变化增强,长江流域降水量增加,华北地区有减少趋势
随着雨天的显著减少。
在气候变暖的同时,比如2008年初我国南方特大低温雨雪灾害发生在南方的可能性也将加大
农业和其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6)气候变化对农药、化肥用量的影响农业生产受病虫害影响较大,病虫害发生、发展、分布及危害程度取决于环境条件和
特别是气象条件密切相关。
气候变暖会改变农业病虫害的分布区域。 低温往往限制特定病虫害的分布范围,气温升高可能会扩大这些病虫害的分布区,影响农作物生长。 同时,温室效应
另外,有可能延长某些病虫害的生长季节,增加害虫的繁殖代数,1年内延长危害时间,加重作物受害情况。
当二氧化碳倍增时,粘虫在各地的年发生世代中增加1世代。 青、甘、川小麦冬锈病越冬,越夏南下流行,同时杂草蔓延加剧,意味着农药和除草剂施用增加。 气候变化会改变施肥量。
气候变暖,速效氮的释放
量变大。 在15- c28条件下,温度每升高1,速效氮释放量约增加4%。 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温度每升高1,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释放量增加约4%,释放期缩短3。
六天。 气温增加2,施氮量每次需增加8%左右; 气温上升4,施氮量需要每次增加16%。 因此,为了维持原来的施肥效果,每次的施肥量会增加。 施肥量的增加不仅增加农民的投入,而且挥发、分解、流失的增加对土壤和环境非常不利。
)7)气候变化对农业投入的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在农业经营管理上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导致生产费用
的增加。 例如,因土壤水分减少地区灌溉费用增加、水土流失恶化和涝渍侵蚀严重地区水利设施改善、土壤整治改良、水土保持开展而增加的成本。
气候变化导致土壤有机质损失、肥力下降及病虫
增加发生肥力、病虫害防治和杂草化肥、农药费用增加等。 二氧化碳翻一番后,为应对气候变化,山东、河南种植业费用投入将分别增加12。 36%和10。
是44%。
)8)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综合各气象因素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因地区而异,一般为高纬度地区
作物产量会增加,但低纬度地区产量会下降。 温室效应在加速农作物生长的同时,增强农作物的呼吸作用,缩短生育期,影响农作物产量。
气候变化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
主要农作物产量下降。 生长在北禁忌631的水稻结实期,温度升高1C2C,产量下降10%20%; 纬度越高,影响越严重。 每升高1,玉米平均产量减少3%,小麦也因水分条件恶化减产。
此外,气候变暖将加速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降解,降低土壤肥力,降低农田生产潜力。 二氧化碳浓度高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 网址: http://www.nfnyzz.cn/zonghexinwen/2022/1207/1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