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方农业》栏目设置[05/29]
- · 《南方农业》收稿方向[05/29]
- · 《南方农业》投稿方式[05/29]
- · 《南方农业》征稿要求[05/29]
- · 《南方农业》刊物宗旨[05/29]
旱地农业改变了靠天吃饭的村庄 从亩产几十斤到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命脉。然而,全球81%的耕地,中国49%的耕地缺乏灌溉条件,依靠降水生产,降水却总是入不敷出,这些耕地名为旱地。在漫长的历史中,低产、低效、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命脉。然而,全球81%的耕地,中国49%的耕地缺乏灌溉条件,依靠降水生产,降水却总是入不敷出,这些耕地名为旱地。在漫长的历史中,低产、低效、靠天吃饭是旱地的代名词。但同时,它又是人类粮食生产最重要的区域。黄土高原上的山西寿阳宗艾村,年景不好的时候亩产百八十斤,一家人都吃不饱,经过三代科研工作者努力,现在地里玉米已有半人高,亩产可达千斤。
旱地农业30年。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拍摄 制作
中国旱地 最独特的旱作区代表
7月3日,山西寿阳,黄土高原纵横交错的山脉上,散落着一片片中国西北特殊的耕作区——塬面农田。盛夏季节,半人高的玉米,正在悄悄拔节。
四面陡峭、顶上平坦的塬,是黄土高原独特的地貌。这里的农田被称为塬面农田,干旱缺水,千百年来依靠降水生产。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完全依赖降水生产的旱地绝大部分处在热带、亚热带。但中国的旱地是特殊的,这是一片唯一处于温带的旱地。
“青藏高原的拔高效应,让原本应该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中国南方,变成了水资源丰富的鱼米之乡,旱地则北移到秦岭、淮河、昆仑山以北的地区。”长期研究北方旱地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的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说。
7月3日,中国农科院副院长梅旭荣到寿阳站的试验田里调研。作为旱地农业技术的研究者,他几乎每个月都会来这里。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
在中国农业生产的版图上,秦岭、淮河昆仑山以北的旱作区,占国土面积的65%,耕地面积的56%,但水资源只有19%。更重要的是,这个区域,生产了全国58%的粮食,其中旱地生产了全国43%的粮食。
在农耕文明悠久的中国,旱地种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农业最初的起源。考古发现,至少在1万年前,北京地区就开始人工种植谷子了。至少在7000-8000年前,西北地区就开始种植五谷之一黍。至少3500-4000年前,小麦就传入了中国……
千万年的旱作农业历史,积累了许许多多的农耕经验和农业技术,梅旭荣介绍,“北方传统农业主要以旱作为主,数千年积累了许多优秀的经验,比如梯田,并不仅仅是为了耕作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比如砂田,通过砂石覆盖,可以达到保墒的效果。还有鱼鳞坑,用来集雨存水。再如间作、轮作……”
不过,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经验和技术,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先进农业技术需求的瓶颈问题日渐凸显。“如何才能更好地挖掘旱地生产潜力,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之一,在过去的脱贫攻坚中如此,未来的乡村振兴中也是如此,因为它要解决的是生产条件最恶劣、经济条件最不发达地区的农业农村发展问题。”
旱农兴起 粮食稳产水资源保护
增加水资源的供给,无疑是提高旱区粮食产量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水利建设。历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灌溉工程,可以看到一大串在历史中闪闪发光的名称:苏北灌溉总渠、引黄灌济卫工程、红旗渠、黄河三门峡水利工程……来自水利部的数据显示,到2018年,我国农田灌溉面积达到10.2亿亩,位居全球第一,占全国农田总面积的50%以上。
以北京为例,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多次推动粮食保障工程。资料显示,至1965年,北京已建成百万亩水浇地,到1982年,水浇地已超过500万亩。
然而,水浇地快速增长的同时,对水资源的利用也不断逼近极限。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仅有.5亿立方米,而农业用水总量就达3693亿立方米,占全国用水总量的61.4%,部分地区甚至超过90%,这其中灌溉用水又占到全部农业用水的90%以上。
“水是农业的命脉,但我们的水资源挖掘已经到了极限,再想增加水浇地,难上加难,所以,占耕地面积近一半的旱地,成为未来稳产增产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梅旭荣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开展北方旱地调研,调查摸排北方旱地生产情况,1986年,我国将“旱地农业增产技术研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随后,一批旱地农业科学观测站在各个旱作区建立起来。位于山西寿阳的寿阳站,即是其中之一。
旱地技术 改变的不仅是产量
山西寿阳位于黄土高原上,也是我国旱地区域的腹地,地质运动和风水侵蚀造就的特殊地形,让这里成为观测中国旱地生产的典型区域。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 网址: http://www.nfnyzz.cn/zonghexinwen/2021/0710/1047.html